由闽清县城出发,沿202省道西行,经云龙台鼎、云中村,有一条千年盘山古道可通坂东、塔庄、三溪乃至永泰、莆仙、漳泉,它就是鹫峰岭。
鹫峰岭分南北两段,南段起自三都(今坂东镇楼下村)西华,上至鹫峰岭头,约十华里。北段由鹫峰岭头起,下至二都(今云龙乡)前坪月爿池与仙岭(云中路)相接,路途也有十华里之遥。路面全程用毛石块铺砌,路面宽约1.5—2米。南段石路保留较完整,北段从前坪上至芹菜垅被拓宽为水泥村道,而芹菜垅至鹫峰岭头的石路面保留较完整。
鹫峰岭南古有佛寺“西华院”,始建于北宋,毁于清末,1958年在遗址处建西华水库。寺之南有西华亭尚存,清时首次重建,亭中祀泗洲佛,佛龛两侧有一副对联:“西国慈悲,保赤原资我佛;华人来往,乘凉还藉斯亭。”1984年再建,由土木结构改为砖木结构硬山顶质式。亭成,乡人撰藏头联云:“西风催故步,华日照前程”。
【资料图】
岭南之脚下,路旁立一块石碑,仔细辨认方可看出其立于清代,内容大意是公约禁止在山中砍伐树木、割莽草,故乡民称其为“禁碑”。由禁碑拾级而上,松翠柏掩映中有一小亭,叫半岭亭,硬山顶土木结构,置身其中,山泉流水,蝉声鸟语声声入耳,即使盛夏酷暑,也觉凉风习习,暑气全无。
离半岭亭顺路继续攀登,沿途有望月坪、洋排(青蛙)石、水涸湾诸胜,每当秋冬季节,万木霜天,丹枫似火,风高气爽,景色宜人。
在鹫峰岭之巅,古时人烟稠密,古道两旁数间店铺相连,行人可在此息肩小住,喝茶用膳。据闻,当年鹫峰岭头香干以色、香、味俱佳而享名于世。
山中古刹——鹫峰寺,始建于北宋,明代遭火焚,至清代三度重修。寺庙虽不如当年兴旺,但栋梁之大,殿宇建筑讲究,寺产丰腴,香灯田遍布二、三两都,仍是闽清县一大名寺。
鹫峰寺西侧,有清代名医许燮故居。据《闽清县志》记载,凡难症延诊,活者颇多。
在鹫峰岭北段,山路急转,悬崖陡峭,百年古木遮天蔽日,即使是烈日当空,进入这路段也觉阴森可怕。此处旧时有盗匪抢劫,因此被称为“打劫湾”。
石是山的风骨,也是山的精灵,巨石往往以其雄奇之势为山增辉,孤石则以其形象之意为山添色。在鹫峰岭南段“乌石”“洋排石”、北段“牛鼻石”栩栩如生,或挺立、或俯卧,仿佛给我们讲述一个个远古离奇的神话故事。
鹫峰岭不仅是游览怡情尽兴的好地方,同时也是红色革命教育基地。1949年7月,国民党独立三十七师吉星文部在此负隅反抗,8月14日下午,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第二十八军八十四师二五一团冒着酷暑登上鹫峰岭。次日,闽清解放,迎来新的太阳。
关键词: